然后将配比好的生胶和PVC共混O型圈 |
发布者:宁波加耐斯密封工业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3-1 0:03:50 点击次数:156 关闭 |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9.9 (22)申请日 2017.07.04 (71)申请人 安徽中联汽车零部件有限 地址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经济技 术开发区外环西路 (72)发明人 黄冰王克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 11621 代理人 李素红 (51)Int.Cl. C08L 9/02(2006.01) C08L 27/06(2006.01) B29B 7/74(2006.01) B29C 35/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及其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按照以下重量组分制 成: 生胶70-80份、 PVC20-30份、 补强填充剂55-75 份、 软化剂7-11份、 防老剂1-5份、 活性剂6-10份 和硫化促进剂3-8份, 其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共混和混炼、 割胶翻炼、 混料、 割胶翻炼和硫化; 与现有的丁腈橡胶相比, 采用本发明制的丁腈 橡胶具有弹性更高和更耐低温的优点; 另外, 本 发明采用生胶JSRN250S和PVC并用, 可以大大提 高耐低温、 耐油性及耐臭氧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7163324 A 2017.09.15 CN 107163324 A 1.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其特征在于, 按以下重量组分制成: 生胶70-80份、 PVC20-30份、 补强填充剂55-70份、 软化剂5-11份、 防老剂1-5份、 活性剂6-10份和硫化促进 剂2-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其特征在于, 其制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a、 共混和混炼: 先将6寸开炼机加温到170, 然后将配比好的生胶和PVC共混, 混炼均 匀后, 出片停放, 得混合组分A; b、 割胶翻炼: 将混合组分A包辊, 然后适当放大辊距, 向混合组分A中加入硫磺, 薄通2-5 次, 并割胶翻炼, 使硫磺分散均匀, 得混合组分B; c、 混料: 向混合组分B中加入活性剂、 防老剂和软化剂, 然后缓慢加入30-55的补强填 充剂, 均匀入粉, 得混合组分C; d、 割胶翻炼: 向混合组分C中加入剩余的补强填充剂, 左右交叉割胶翻炼3-6次, 然后向 其中加入硫化促进剂, 继续割胶翻炼, 翻炼均匀后, 薄通下片,O型圈 将辊温设置在45-55, 混炼 时间为30-45min, 得混炼胶; e、 硫化: 将混炼胶停放20-28h后, 用25T硫化机进行硫化试片, 硫化条件为在温度为 170-185和压强为8-12MPa的条件下硫化3-6min, 即得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胶选用腈橡 胶JSRN25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填充剂选 用快压出炭黑和半补强炭黑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化剂选用 TP-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老剂选用RD 和MB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剂选用氧 化锌和硬脂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硫化促进剂选 用DCP、 DTDM、 S-80、 TMTD和CZ中的任意一种、 两种、 三种、 四种或五种。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7163324 A 2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及其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及其制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 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 聚合法生产, 耐油性极好, 耐磨性较高, 耐热性较好, 粘接力强。 其缺点是耐低温性差、 耐臭 氧性差, 绝缘性能低劣, 弹性稍低。 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耐油橡胶制品。 简称NBR, 由丁二 烯与丙烯腈共聚而制得的一种合成橡胶。 是耐油(尤其是烷烃油)、 耐老化性能较好的合成 橡胶。 丁腈橡胶中丙烯腈含量()有4246、 36 41、 3135、 2530、 1824等五种。 丙烯 腈含量越多, 耐油性越好,但耐寒性则相应下降。 它可以在120的空气中或在150的油中 长期使用。 此外, 它还具有良好的耐水性、 气密性及优良的粘结性能。 广泛用于制各种耐油 橡胶制品、 多种耐油垫圈、 垫片、 套管、 软包装、 软胶管、 印染胶辊、 电缆胶材料等, 在汽车、 航 空、 石油、 复印等行业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弹性材料。 0003 现有的丁腈橡胶存在耐低温性差、 耐臭氧性差和弹性较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制造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具有耐低温性 强、 耐臭氧性强和弹性较高的特点。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按以下重量组分制成: 生胶70-80 份、 PVC20-30份、 补强填充剂55-70份、 软化剂5-11份、 防老剂1-5 份、 活性剂6-10份和硫化促进剂2-7份。 0007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其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a、 共混和混炼: 先将6寸开炼机加温到170, 然后将配比好的生胶和PVC共混, 混 炼均匀后, 出片停放, 得混合组分A; 0009 b、 割胶翻炼: 将混合组分A包辊, 然后适当放大辊距, 向混合组分A中加入硫磺, 薄 通2-5次, 并割胶翻炼, 使硫磺分散均匀, 得混合组分B; 0010 c、 混料: 向混合组分B中加入活性剂、 防老剂和软化剂, 然后缓慢加入30-55的补 强填充剂, 均匀入粉, 得混合组分C; 0011 d、 割胶翻炼: 向混合组分C中加入剩余的补强填充剂, 左右交叉割胶翻炼3-6次, 然 后向其中加入硫化促进剂, 继续割胶翻炼, 翻炼均匀后, 薄通下片, 将辊温设置在45-55, 混炼时间为30-45min, 得混炼胶; 0012 e、 硫化: 将混炼胶停放20-28h后, 用25T硫化机进行硫化试片, 硫化条件为在温度 为170-185和压强为8-12MPa的条件下硫化 3-6min, 即得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0013 优选的、 所述生胶选用腈橡胶JSRN250S。 0014 优选的、 所述补强填充剂选用快压出炭黑和半补强炭黑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7163324 A 3 0015 优选的、 所述软化剂选用TP-95。 0016 优选的、 所述防老剂选用RD和MB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0017 优选的、 所述活性剂选用氧化锌和硬脂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0018 优选的、 所述硫化促进剂选用DCP、 DTDM、 S-80、 TMTD和 CZ中的任意一种、 两种、 三 种、 四种或五种。 0019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0 采用本发明制的丁腈橡胶具有抗拉伸、 耐低温和弹性高的优点。 另外, 本发明采 用生胶JSRN250S和PVC并用, 可以大大提高耐低温、 耐油性及耐臭氧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0022 实施例1: 0023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按以下重量组分制成: 生胶75份、 PVC20份、 补强填 充剂60份、 软化剂5份、 防老剂1份、 活性剂6 份和硫化促进剂2份。 0024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其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 a、 共混和混炼: 先将6寸开炼机加温到170, 然后将配比好的生胶和PVC共混, 混 炼均匀后, 出片停放, 得混合组分A; 0026 b、 割胶翻炼: 将混合组分A包辊, 然后适当放大辊距, 向混合组分A中加入硫磺, 薄 通2次, 并割胶翻炼, 使硫磺分散均匀, 得混合组分B; 0027 c、 混料: 向混合组分B中加入活性剂、 防老剂和软化剂, 然后缓慢加入30的补强 填充剂, 均匀入粉, 得混合组分C; 0028 d、 割胶翻炼: 向混合组分C中加入剩余的补强填充剂, 左右交叉割胶翻炼3次, 然后 向其中加入硫化促进剂, 继续割胶翻炼, 翻炼均匀后, 薄通下片, 将辊温设置在45, 混炼时 间为30min, 得混炼胶; 0029 e、 硫化: 将混炼胶停放20h后, 用25T硫化机进行硫化试片, 硫化条件为在温度为 170和压强为8MPa的条件下硫化3min, 即得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0030 实施例2: 0031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按以下重量组分制成: 生胶70份、 PVC25份、 补强填 充剂55份、 软化剂7份、 防老剂2份、 活性剂7 份和硫化促进剂4份。 0032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其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 a、 共混和混炼: 先将6寸开炼机加温到170, 然后将配比好的生胶和PVC共混, 混 炼均匀后, 出片停放, 得混合组分A; 0034 b、 割胶翻炼: 将混合组分A包辊, 然后适当放大辊距, 向混合组分A中加入硫磺, 薄 通3次, 并割胶翻炼, 使硫磺分散均匀, 得混合组分B; 0035 c、丁腈橡胶O型圈 混料: 向混合组分B中加入活性剂、 防老剂和软化剂, 然后缓慢加入38的补强 填充剂, 均匀入粉, 得混合组分C;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7163324 A 4 0036 d、 割胶翻炼: 向混合组分C中加入剩余的补强填充剂, 左右交叉割胶翻炼4次, 然后 向其中加入硫化促进剂, 继续割胶翻炼, 翻炼均匀后, 薄通下片, 将辊温设置在48, 混炼时 间为35min, 得混炼胶; 0037 e、 硫化: 将混炼胶停放22h后, 用25T硫化机进行硫化试片, 硫化条件为在温度为 175和压强为9MPa的条件下硫化4min, 即得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0038 实施例3: 0039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按以下重量组分制成: 生胶80份、 PVC27份、 补强填 充剂65份、 软化剂8份、 防老剂3.5份、 活性剂 8.5份和硫化促进剂5份。 0040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其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 a、 共混和混炼: 先将6寸开炼机加温到170, 然后将配比好的生胶和PVC共混, 混 炼均匀后, 出片停放, 得混合组分A; 0042 b、 割胶翻炼: 将混合组分A包辊, 然后适当放大辊距, 向混合组分A中加入硫磺, 薄 通4次, 并割胶翻炼, 使硫磺分散均匀, 得混合组分B; 0043 c、 混料: 向混合组分B中加入活性剂、 防老剂和软化剂, 然后缓慢加入47的补强 填充剂, 均匀入粉, 得混合组分C; 0044 d、 割胶翻炼: 向混合组分C中加入剩余的补强填充剂, 左右交叉割胶翻炼5次, 然后 向其中加入硫化促进剂, 继续割胶翻炼, 翻炼均匀后, 薄通下片, 将辊温设置在52, 混炼时 间为40min, 得混炼胶; 0045 e、 硫化: 将混炼胶停放24h后, 用25T硫化机进行硫化试片, 硫化条件为在温度为 180和压强为10MPa的条件下硫化5min, 即得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0046 实施例4: 0047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按以下重量组分制成: 生胶78份、 PVC30份、 补强填充 剂70份、 软化剂11份、 防老剂5份、 活性剂 10份和硫化促进剂7份。丁腈橡胶O型圈 0048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其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9 a、 共混和混炼: 先将6寸开炼机加温到170, 然后将配比好的生胶和PVC共混, 混 炼均匀后, 出片停放, 得混合组分A; 0050 b、 割胶翻炼: 将混合组分A包辊, 然后适当放大辊距, 向混合组分A中加入硫磺, 薄 通5次, 并割胶翻炼, 使硫磺分散均匀, 得混合组分B; 0051 c、 混料: 向混合组分B中加入活性剂、 防老剂和软化剂, 然后缓慢加入55的补强 填充剂, 均匀入粉, 得混合组分C; 0052 d、 割胶翻炼: 向混合组分C中加入剩余的补强填充剂, 左右交叉割胶翻炼6次, 然后 向其中加入硫化促进剂, 继续割胶翻炼, 翻炼均匀后, 薄通下片, 将辊温设置在55, 混炼时 间为45min, 得混炼胶; 0053 e、 硫化: 将混炼胶停放28h后, 用25T硫化机进行硫化试片, 硫化条件为在温度为 185和压强为12MPa的条件下硫化6min, 即得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0054 本发明制的丁腈橡胶的硬度71度, 拉伸强度18.5MPa, 扯断伸长率278。 在温度 为100的46#机油中浸泡72h, 体积变化+4.3。 脆性温度-46, 试片无开裂, 180 弯曲后 试片无断裂。 将本发明制的丁腈橡胶置于温度为40, 臭氧为50pphm的条件下, 72小时 后, 试片无龟裂现象。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7163324 A 5 0055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 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 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7163324 A 6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按照以下重量组分制成:生胶70‑80份、PVC20‑30份、补强填充剂55‑75份、软化剂7‑11份、防老剂1‑5份、活性剂6‑10份和硫化促进剂3‑8份,其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共混和混炼、割胶翻炼、混料、割胶翻炼和硫化;与现有的丁腈橡胶相比,采用本发明制的丁腈橡胶具有弹性更高和更耐低温的优点;另外,本发明采用生胶JSRN250S和PVC并用,可以大大提高耐低温、耐油性及耐臭氧性能。 1.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组分制成:生胶70-80份、PVC20-30份、补强填充剂55-70份、软化剂5-11份、防老剂1-5份、活性剂6-10份和硫化促进剂2-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其特征在于,其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共混和混炼:先将6寸开炼机加温到170℃,然后将配比好的生胶和PVC共混,混炼均匀后,出片停放,得混合组分A;b、割胶翻炼:将混合组分A包辊,然后适当放大辊距,向混合组分A中加入硫磺,薄通2-5次,并割胶翻炼,使硫磺分散均匀,得混合组分B;c、混料:向混合组分B中加入活性剂、防老剂和软化剂,然后缓慢加入30-55%的补强填充剂,均匀入粉,得混合组分C;d、割胶翻炼:向混合组分C中加入剩余的补强填充剂,左右交叉割胶翻炼3-6次,然后向其中加入硫化促进剂,继续割胶翻炼,翻炼均匀后,薄通下片,将辊温设置在45-55℃,混炼时间为30-45min,得混炼胶;e、硫化:将混炼胶停放20-28h后,用25T硫化机进行硫化试片,硫化条件为在温度为170-185℃和压强为8-12MPa的条件下硫化3-6min,即得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胶选用腈橡胶JSRN250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填充剂选用快压出炭黑和半补强炭黑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剂选用TP-9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选用RD和MB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剂选用氧化锌和硬脂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促进剂选用DCP、DTDM、S-80、TMTD和CZ中的任意一种、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 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及其制方法。 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其缺点是耐低温性差、耐臭氧性差,绝缘性能低劣,弹性稍低。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耐油橡胶制品。简称NBR,由丁二烯与丙烯腈共聚而制得的一种合成橡胶。是耐油(尤其是烷烃油)、耐老化性能较好的合成橡胶。丁腈橡胶中丙烯腈含量(%)有42~46、36~ 41、31~35、25~30、18~24等五种。丙烯腈含量越多,耐油性越好,但耐寒性则相应下降。它可以在120℃的空气中或在150℃的油中长期使用。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耐水性、气密性及优良的粘结性能。广泛用于制各种耐油橡胶制品、多种耐油垫圈、垫片、套管、软包装、软胶管、印染胶辊、电缆胶材料等,在汽车、航空、石油、复印等行业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弹性材料。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制造的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具有耐低温性强、耐臭氧性强和弹性较高的特点。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按以下重量组分制成:生胶70-80 份、PVC20-30份、补强填充剂55-70份、软化剂5-11份、防老剂1-5 份、活性剂6-10份和硫化促进剂2-7份。 a、共混和混炼:先将6寸开炼机加温到170℃,然后将配比好的生胶和PVC共混,混炼均匀后,出片停放,得混合组分A; b、割胶翻炼:将混合组分A包辊,O型圈然后适当放大辊距,向混合组分A中加入硫磺,薄通2-5次,并割胶翻炼,使硫磺分散均匀,得混合组分B; c、混料:向混合组分B中加入活性剂、防老剂和软化剂,然后缓慢加入30-55%的补强填充剂,均匀入粉,得混合组分C; d、割胶翻炼:向混合组分C中加入剩余的补强填充剂,左右交叉割胶翻炼3-6次,然后向其中加入硫化促进剂,继续割胶翻炼,翻炼均匀后,薄通下片,将辊温设置在45-55℃,混炼时间为30-45min,得混炼胶; e、硫化:将混炼胶停放20-28h后,用25T硫化机进行硫化试片,硫化条件为在温度为170-185℃和压强为8-12MPa的条件下硫化 3-6min,即得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优选的、所述硫化促进剂选用DCP、DTDM、S-80、TMTD和 CZ中的任意一种、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 采用本发明制的丁腈橡胶具有抗拉伸、耐低温和弹性高的优点。另外,本发明采用生胶JSRN250S和PVC并用,可以大大提高耐低温、耐油性及耐臭氧性能。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按以下重量组分制成:生胶75份、 PVC20份、补强填充剂60份、软化剂5份、防老剂1份、活性剂6 份和硫化促进剂2份。 a、共混和混炼:先将6寸开炼机加温到170℃,然后将配比好的生胶和PVC共混,混炼均匀后,出片停放,得混合组分A; b、割胶翻炼:将混合组分A包辊,然后适当放大辊距,向混合组分A中加入硫磺,薄通2次,并割胶翻炼,使硫磺分散均匀,得混合组分B; c、混料:向混合组分B中加入活性剂、防老剂和软化剂,然后缓慢加入30%的补强填充剂,均匀入粉,得混合组分C; d、割胶翻炼:向混合组分C中加入剩余的补强填充剂,左右交叉割胶翻炼3次,然后向其中加入硫化促进剂,继续割胶翻炼,翻炼均匀后,薄通下片,将辊温设置在45℃,混炼时间为30min,得混炼胶; e、硫化:将混炼胶停放20h后,用25T硫化机进行硫化试片,硫化条件为在温度为170℃和压强为8MPa的条件下硫化3min,即得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按以下重量组分制成:生胶70份、 PVC25份、补强填充剂55份、软化剂7份、防老剂2份、活性剂7 份和硫化促进剂4份。 a、共混和混炼:先将6寸开炼机加温到170℃,然后将配比好的生胶和PVC共混,混炼均匀后,出片停放,得混合组分A; b、割胶翻炼:将混合组分A包辊,然后适当放大辊距,向混合组分A中加入硫磺,薄通3次,并割胶翻炼,使硫磺分散均匀,得混合组分B; c、混料:向混合组分B中加入活性剂、防老剂和软化剂,然后缓慢加入38%的补强填充剂,均匀入粉,得混合组分C; d、割胶翻炼:向混合组分C中加入剩余的补强填充剂,左右交叉割胶翻炼4次,然后向其中加入硫化促进剂,继续割胶翻炼,翻炼均匀后,薄通下片,将辊温设置在48℃,混炼时间为35min,得混炼胶; e、硫化:将混炼胶停放22h后,用25T硫化机进行硫化试片,硫化条件为在温度为175℃和压强为9MPa的条件下硫化4min,即得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按以下重量组分制成:生胶80份、 PVC27份、补强填充剂65份、软化剂8份、防老剂3.5份、活性剂 8.5份和硫化促进剂5份。 a、共混和混炼:先将6寸开炼机加温到170℃,然后将配比好的生胶和PVC共混,混炼均匀后,出片停放,O型圈得混合组分A; b、割胶翻炼:将混合组分A包辊,然后适当放大辊距,向混合组分A中加入硫磺,薄通4次,并割胶翻炼,使硫磺分散均匀,得混合组分B; c、混料:向混合组分B中加入活性剂、防老剂和软化剂,然后缓慢加入47%的补强填充剂,均匀入粉,得混合组分C; d、割胶翻炼:向混合组分C中加入剩余的补强填充剂,左右交叉割胶翻炼5次,然后向其中加入硫化促进剂,继续割胶翻炼,翻炼均匀后,薄通下片,将辊温设置在52℃,混炼时间为40min,得混炼胶; e、硫化:将混炼胶停放24h后,用25T硫化机进行硫化试片,硫化条件为在温度为180℃和压强为10MPa的条件下硫化5min,即得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一种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按以下重量组分制成:生胶78份、PVC30份、补强填充剂70份、软化剂11份、防老剂5份、活性剂 10份和硫化促进剂7份。 a、共混和混炼:先将6寸开炼机加温到170℃,然后将配比好的生胶和PVC共混,混炼均匀后,出片停放,得混合组分A; b、割胶翻炼:将混合组分A包辊,然后适当放大辊距,丁腈橡胶O型圈向混合组分A中加入硫磺,薄通5次,并割胶翻炼,使硫磺分散均匀,得混合组分B; c、混料:向混合组分B中加入活性剂、防老剂和软化剂,然后缓慢加入55%的补强填充剂,均匀入粉,得混合组分C; d、割胶翻炼:向混合组分C中加入剩余的补强填充剂,左右交叉割胶翻炼6次,然后向其中加入硫化促进剂,继续割胶翻炼,翻炼均匀后,薄通下片,将辊温设置在55℃,混炼时间为45min,得混炼胶; e、硫化:将混炼胶停放28h后,用25T硫化机进行硫化试片,硫化条件为在温度为185℃和压强为12MPa的条件下硫化6min,即得耐低温及耐油丁腈橡胶。 本发明制的丁腈橡胶的硬度71度,拉伸强度18.5MPa,扯断伸长率278%。在温度为100℃的46#机油中浸泡72h,体积变化+4.3%。脆性温度-46℃,试片无开裂,180°弯曲后试片无断裂。将本发明制的丁腈橡胶置于温度为40℃,臭氧为50pphm的条件下,72小时后,试片无龟裂现象。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专利查询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单官能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方法和支撑材料组合物及其制方法和应用.pdf 一种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聚二甲基硅氧烷导电复合膜及其制方法.pdf 2-氰基-3-(2,2-二氟-1,3-苯并二氧-4-基)丙烯酸类化合物及其制方法.pdf
基于分裂式识别模式结合级联信号放大策略检测microRNA的方法.pdf |
|